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美学人类学 (第11/20页)
融合已不仅导致美学作为上述批判的概念限制,而且也导致作为西方文化静态的“纯艺术”范畴从属的美学观念的颠倒。 在西方审美中有一个“艺术”的范畴,它涉及对象或事件的某一形式特质的附加价值,它保留价值却忽略了语境。在西方人的眼里,特罗布里恩Trobriand羣岛的独木舟船头的一块甲板被认为是一个“艺术”对象,无论人们认为它是通过与库拉交换的冲浪方式切割而成,还是通过博物馆天花板悬挂切割而成,对於它的审美监赏并不依赖其文化语境。伴随“艺术”作为一种跨文化范畴而来的问题是其本身的特殊的西方内涵终结了。西方的艺术物品,无论它是意大利的壁画还是杜尚的“小便池”都被孤立地观察和评价。从非西方文化提取的各种物品在语境方面同样受到孤立的评价,并且因此被纳入西方审美中。 孤立地专注於艺术,这已经将西方普遍的审美形式概念局限在那些主要的视觉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现实中需要移植非西方审美形式以便去影响西方的读者,这导致人们对像雕塑和绘画这样的艺术对象的重视。库特Coote恰当地指出,这样的重视低估了诗歌、舞蹈和其他艺术,27也排除了语境在任何创造X产品的审美经验中的重要X。几乎任何一个创造X产品都不能从一个特殊环境中孤立出来予以经验。正如安东尼·西格AnthonySeeger所论述的,如果要孤立地研究音乐,那麽研究者就会与视觉、感觉和嗅觉要素的审美经验失之交臂。28在某种意义上,音乐就脱离了物质和文化的语境。审美表达包含着创造X过程的每一个方面,把对象和事件置於特殊的审美环境中,这对其意味深长的经验来説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